近些年来,高梁蚜寄生在寄主作物叶背取食营养,对我们的农作物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。
初发期,高梁蚜多在下部叶片为害,逐渐向植株上部叶片扩散。叶背布满虫体,并分泌大量蜜露,滴落在下部叶片和茎上,油亮发光,故称“起油株”.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长。造成叶色变红,“秃脖”、“瞎尖”,穗小粒少,籽粒单宁含量高,米质涩,严重影响高粱的产量与品质。
在高粱上危害的蚜虫主要是高粱蚜,其次还有麦二叉蚜、麦长管蚜、玉米蚜、禾谷缢管蚜、榆四条蚜、统称高粱蚜。
回答者:许雪娇 时间:2013/8/12
0
在高粱上危害的蚜虫主要是高粱蚜,其次还有麦二叉蚜、麦长管蚜、玉米蚜、禾谷缢管蚜、榆四条蚜、统称高粱蚜。
一、危害特点:高粱蚜寄生在寄主作物叶背吸食营养,初期多在下部分叶片为害,逐渐向植株上部叶片扩散,并分泌大量蜜露,滴落在下部叶面和茎上,油光发亮,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长,造成叶色变红、“秃脖”、“瞎尖”穗小粒少,影响高粱的产量和品质。
二、防治方法:
1、早期消灭中心蚜株(即窝子蜜),方法可轻剪有蚜底叶,带出田外销毁。点片施药用0.5乐果粉或40%乐果乳油1500倍液。
2、每亩用40%乐果乳油50克,对等量水均匀拌入10—13公斤细砂土内,配制成乐果毒土,在抽穗前扬撒在高粱株上。
3、5%甲拌磷颗粒剂熏杀,每亩用甲拌磷200克,对沙土5—10公斤,撒入垄沟,每隔12条垄撒1垄,有。
回答者:刘宽 时间:2017/6/19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