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联系方式_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,附近一百元三个小时,51品茶最新

当前位置:农资问答 > 农资 > 农药 > 玉米苗变黄了该咋办好?

玉米苗变黄了该咋办好?

提问时间:2010/7/16匿名 | 分类:农资 | 浏览1253次
2个回答

从目前来看,今年随小麦收获推迟,玉米播种也随之推迟,播种后没有降雨,虽然底墒好,但由于玉米幼苗小,根系浅,水分供应不足造成旱黄苗。对于出现这类玉米黄苗的地块要浇小水,利于玉米苗根系下扎。  

除草剂使用不合理 个别农民在使用除草剂时,不认真阅读说明书,出现了使用方法不当   随意加大用药量;盲目与其它农药混用;机收麦田,麦茬高 惜水不惜药 ;农户间相互借用喷雾器;把其它农作物剩余的除草剂拿来使用(把小麦田的除草剂作为玉米田来用),结果造成药害出现黄苗,甚至死苗。对于这类玉米黄苗,应对症施治,加大浇水量,缓解药害症状,也可补种一些杂粮作物。  

病害 主要是苗枯病。苗枯病多在二、三叶期开始发病,病苗叶片发黄,边缘焦枯、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发黄干枯;拔出幼苗观察,根系不良,根毛减少,根系变褐。轻病者形成黄苗弱苗,重病者逐渐死亡。发病初期用恶霉灵+叶面肥(绿风95、爱多收、壮苗灵等)喷施玉米基部,顺根入土,效果明显。  

虫害 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棉铃虫、粘虫、金针虫、蚜虫、蓟马、瑞典秆蝇、地老虎等。一般容易发现,也较容易防治。再者是玉米耕葵粉蚧,当玉米出苗后,以若虫和雌成虫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的茎基部、根部和叶鞘内,吸收汁液密集危害,受害玉米叶鞘首先发黄干枯,玉米茎基部发黑,根尖变黑腐烂,造成玉米生长缓慢,严重时难以结实,造成整株死亡。防治方法:采用轮换倒茬。玉米耕葵粉蚧只危害禾本科植物,故可以采用轮作或倒茬,将受害较重的夏玉米地块改种其他双子叶植物。用40%辛硫磷乳油等内吸性杀虫剂 500~1000倍液稀释后喷施在玉米幼苗基部或灌根。  

生理缺素症缺锌 玉米为锌敏感作物,缺锌易出现白花苗,严重缺锌时停止生长甚至幼苗死亡。施锌以锌肥基施效果,若生长期发现缺锌后,采用追施:每1/15公顷用1~2千克硫酸锌拌细土10~15千克,在苗期至拔节期条施或穴施;或喷施:用0.1%硫酸锌溶液在苗期至拔节期连续喷两次,每次间隔7天,每1/15公顷喷液量为50~75千克,浓度超过0.4%时,会出现肥害。 

回答者:董丹 时间:2010/7/16

0

旱苗

今年随小麦收获推迟,玉米播种也随之推迟,播种后没有降雨,虽然底墒好,但由于玉米幼苗小,根系浅,水分供应不足造成旱黄苗。对于出现这类玉米黄苗的地块要浇小水,利于玉米苗根系下扎。

除草剂使用不合理

个别农民在使用除草剂时,不认真阅读说明书,出现了使用方法不当———随意加大用药量;盲目与其它农药混用;机收麦田,麦茬高“惜水不惜药”;农户间相互借用喷雾器;把其它农作物剩余的除草剂拿来使用(把小麦田的除草剂作为玉米田来用),结果造成药害出现黄苗,甚至死苗。对于这类玉米黄苗,应对症施治,加大浇水量,缓解药害症状,也可补种一些杂粮作物。

病害

主要是苗枯病。苗枯病多在二、三叶期开始发病,病苗叶片发黄,边缘焦枯、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发黄干枯;拔出幼苗观察,根系不良,根毛减少,根系变褐。轻病者形成黄苗弱苗,重病者逐渐死亡。发病初期用恶霉灵+叶面肥(绿风95、爱多收、壮苗灵等)喷施玉米基部,顺根入土,效果明显。

虫害

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棉铃虫、粘虫、金针虫、蚜虫、蓟马、瑞典秆蝇、地老虎等。一般容易发现,也较容易防治。再者是玉米耕葵粉蚧,当玉米出苗后,以若虫和雌成虫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的茎基部、根部和叶鞘内,吸收汁液密集危害,受害玉米叶鞘首先发黄干枯,玉米茎基部发黑,根尖变黑腐烂,造成玉米生长缓慢,严重时难以结实,造成整株死亡。防治方法:采用轮换倒茬。玉米耕葵粉蚧只危害禾本科植物,故可以采用轮作或倒茬,将受害较重的夏玉米地块改种其他双子叶植物。用40%辛硫磷乳油等内吸性杀虫剂500~1000倍液稀释后喷施在玉米幼苗基部或灌根。

生理缺素症缺锌

玉米为锌敏感作物,缺锌易出现白花苗,严重缺锌时停止生长甚至幼苗死亡。施锌以锌肥基施效果,若生长期发现缺锌后,采用追施:每1/15公顷用1~2千克硫酸锌拌细土10~15千克,在苗期至拔节期条施或穴施;或喷施:用0.1%硫酸锌溶液在苗期至拔节期连续喷两次,每次间隔7天,每1/15公顷喷液量为50~75千克,浓度超过0.4%时,会出现肥害。

回答者:小杨 时间:2017/6/12

0
我来回答:

您留言,我回电!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!

提示: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!

  • *姓名:
  • *联系电话:
  • *留言内容:

温馨提醒:找产品,多留言,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!为保障您的利益,建议先考察,再合作!

版权所有 WWW.3456.TV-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©2009-2025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豫B2-20100047
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,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,请双方谨慎交易,以确保您的权益
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