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铃薯种薯贮藏要做好下面这些准备:
(1)温度马铃薯在贮藏期间与温度的关系为密切,作为种薯,一般要求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贮藏。贮藏初期应以降温散热、通风换气为主,适温度应在4℃;贮藏中期应防冻保暖,温度控制在1~3℃;贮藏末期应注意通风,温度控制在4℃。
(2)湿度在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期间,保持窖内适宜的湿度,可以减少自然损耗和有利于块茎保持新鲜度。当贮藏温度在1~3℃时,湿度控制在85% ~90%之间,湿度变化的范围为80%~93%,在这样的湿度范围内,块茎失水不多,不会造成萎蔫,同时也不会因湿度过大而造成块茎的腐烂。
(3)空气马铃薯块茎的贮藏窖内,必须有流通的清洁空气,以减少窖内的二氧化碳。种薯长期贮藏在二氧化碳较多的窖内,会增加田间的缺株率、长时期植株发育不良,导致产量下降。
回答者:董丹 时间:2011/9/3
0
1、马铃薯贮藏条件
1.1、热度
贮藏期间,窖内热量的来源主要有马铃薯块茎原有热、呼吸热、土地热和外源热4个方面。原有热和呼吸热可借通风设备来调节。外源热主要指室内外空气对流带入热量,它可以采用不同时间通过换气加以调节。
1.2、温度
温度是马铃薯贮藏期间的关键因素之一,当马铃薯贮藏在-1~3℃,经9h块茎冻结;贮在-5℃时2h就出现受冻现象;长期在0℃条件下贮藏,芽的萌发和生长势减弱,被破坏的块茎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迅速愈合形成木栓组织(www.cyonE.com.cn/)。因此,刚收获的块茎必须置于高温下晾晒数日方可入窖。种薯窖温以1~5℃为宜,工业加工薯3~5℃为宜,食用薯0~3℃为宜。
1.3、湿度
湿度是窖贮的又一关键因子,湿度大,块茎本身损耗少,但空气湿度过大会造成腐烂病蔓延。当在5~20℃贮藏时,相对湿度保持在90%为宜,即块茎表皮略干,无水膜。
1.4、光、CO2、通风
马铃薯贮藏窖内往往因通风不良积聚大量CO2,妨碍块茎正常呼吸。如果种薯在CO2浓度很高的室内长期存放,必然会增加田间缺苗率,造成植株生长不良,影响产量,所以窖贮必须适当通风。马铃薯块茎不论在贮藏期还是生长期,直射光、散射光都能使块茎变绿,使食用品质变劣。而作为种薯,在贮藏期间适当增加光照能抑制病菌的侵染和幼芽徒长,形成短壮芽,增加结薯数量。
2、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的变化
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要经过后熟、休眠、萌芽3个生理阶段。马铃薯块茎一般经过15~30d后熟作用使其表面充分木栓化,随之转入休眠状态,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和贮藏条件不同差异较大(2~5个月)。而后开始萌芽进入萌芽期。不同贮藏温度下,块茎变化不同。一般贮藏温度为-2℃时,块茎受冻。0~1℃时,淀粉转化成糖,食味变甜,种性降低。1~3℃时,呼吸微弱、皮孔关闭、病害不发展,重量损失少,块茎不发芽。5℃时,块茎呼吸强度小,少数气孔开放,镰刀菌开始发展。8℃时,呼吸强,气孔开放,镰刀菌迅速发展,块茎腐烂,度过休眠期的块茎开始发芽。15℃时,呼吸强烈,块茎开始皱缩,幼芽伸长产生大量须根。20℃时,腐烂损耗激增,若通风不良,块茎窒息,薯肉变黑,若空气干燥,块茎皱缩,幼芽形成子薯。
3、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
3.1、贮藏程序
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程序:种薯田田间病害防治→入窖前种薯处理→入窖后药剂杀菌→贮藏期间正确调控窖内温、湿、光等。
3.2、贮藏的前提
据调查,马铃薯贮藏期间块茎病害主要有15种,其中真菌病害12种,细菌病害2种,放线菌病害1种。多年经验证明造成种薯贮藏损失的主要病害还是干腐病和晚疫病,这2种病害复合侵染或干腐病诱发侵染是导致烂薯的主要原因。因此,在生产上要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,减少病菌对块茎的侵染,增加块茎抗性,减少伤口出现;降低入窖携带病原菌数量,减少侵染机会。
3.3贮藏期管理
马铃薯贮藏期间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调节和控制窖内温湿度、通风换气、合理倒窖。在长期管理实践中,得到的经验是:两头防热、中间御寒、顶棚一层霜、不热与不凉。根据马铃薯在贮藏期的生理变化和贮藏条件,入窖后可分为3个阶段进行管理。
3.3.1、贮藏初期。从入窖至11月底,块茎正处于准备休眠状态,呼吸旺盛,放出热量多,所以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应以降温散热、通风换气为主。
3.3.2、贮藏中期。12月至翌年2月正是严寒之季,块茎已进入休眠,窖内热量很少,易受冻害,特别是立春前后,气温虽然回升,地温仍在继续下降,窖温低而不稳,易发生冻害。因此,这一阶段要定期检查窖温,密闭窖口和气孔,必要时在薯堆上盖1层草袋防潮御寒。
3.3.3、马铃薯贮藏末期。3~4月,大地回春,块茎已渡过休眠期,窖温回升较快。食用薯白天关闭气孔,夜间打开;种薯则需白天打开气孔和窖门,促使幼芽萌动,以备播种。
回答者:小贺 时间:2017/5/17
0
一、品种选择
选择适宜的品种是获得马铃薯高产的关键,品种选择应注意以下两点:
1.二季作区应选择前期生长快,结薯早、薯块整齐、出苗后生长期在60-70天能收获的早熟品种。以免结薯后期受高温的抑制影响产量。目前多选用的品种有:费乌瑞它、荷兰十五、早大白等。
2.选择脱毒效果好的种薯,事实证明采用合格的脱毒种薯一般可增产30%-50%以上。
二。 种薯储存
马铃薯种薯属于较特殊的种子,如果在冬季贮藏过程中受冻或遇热烂种、过早发芽等将给农民带来很大损失。因此马铃薯种薯储藏好坏,是来年能否丰产丰收的一个重要环节。
温度对马铃薯种薯储藏影响非常大。作为种薯的储存,要求较低的温度以种薯的质量。储存适温为2--4℃,低于0℃易受冻,高于5℃易发芽和烂种。
买到种薯到上冻前(10月上旬-11月中旬,)马铃薯种薯正处于较高温度和后熟期,容易出现高温高湿从而烂种。此时应以降温散热、通风换气为主,技术关键是购买到种薯后应立即倒袋,将袋中病、伤、烂块剔除,余下好薯吹晾1一2周,使表皮充分干燥不带水气后,装于透气的网袋中,码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,此阶段在0℃以上温度越低越好。
从11月中旬到来年1月中旬是储存关键期,以保温防冻为主。此期间正处于寒冷低温季节,薯块已进入完全休眠状态易受冻害,这一阶段应以防冻保暖为主,如果窖存注意定时通风透气;如果在室内存放晚上温度低于1℃时,注意加盖保温物,白天室温升高揭开保温物,温度控制在2--4℃。
三。种薯催芽
时间为1月中旬至播种,技术关键是增温促芽。将种薯取出摊开,从新挑选一遍,将完好无损的健康种薯摊开在10-20℃条件下,以利于种薯自然发芽,当芽长出0.5—1 cm 左右的时晾芽、使其成为黑绿发紫的健壮芽,将非常有利于播种后的苗齐、苗壮。为了防止先切块后催芽操作不当引起烂种,是先整薯催芽后切块,播种前一天切块或随播随切。 实践证明,春薯摧芽播种比不摧芽可以增产10%以上。
四。整地施肥
1.整地 马铃薯的产品器官生长于地下,要求土壤有深厚的疏松土层,深耕是马铃薯获得优质、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。深耕时结合施入有机肥,深耕深度以30厘米左右为宜。时间应在年前上冻之前。
2.施肥 施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明显,每生产1000千克鲜薯约需从土壤中吸收5千克纯氮、2千克纯磷、10.6千克纯钾,可见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,需钾肥多,氮肥次之,磷肥少。施肥时应注意防止氮肥用量过多,以免引起植株徒长。施肥要遵守“农家肥为主,化肥为辅”,“基肥为主,追肥为辅”的原则。中等以上地力需要优质腐熟的农家肥3-5方,优质复合肥60公斤,纯硫酸钾30公斤、硫酸锌2公斤、硫酸镁1公斤。冬前深耕30厘米,农家肥在耕地前撒施,化肥在开好播种沟后春天播前一次性沟施,并与土壤混匀后准备播种。
五。提前造墒
马铃薯要想早出苗 、早齐苗,必须足墒播种,一般粘土地可采用上冻前浇冻水,或春季播种前小水洇沟。沙土地多采用播前一周左右大洇地,以保苗全苗壮。
回答者:晶晶 时间:2017/6/22
0
我来回答:
您留言,我回电!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!
提示: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!
温馨提醒:找产品,多留言,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!为保障您的利益,建议先考察,再合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