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,一些地区出现大范围的降雨天气。安徽、江苏两省一季稻处于分蘖阶段,夏玉米处于七叶期,夏大豆处于三叶期,棉花处于现蕾开花期;安徽南部早稻处于灌浆期,晚稻处于出苗期。未来10天苏皖多阴雨,气温偏低,需加强田间管理,清沟排渍,防治病虫害,促进作物健壮生长。具体建议如下:
一是要加强旱地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,增施肥料,中耕除草,促进作物健壮生长;降水过后及时清沟排渍,防止强降水造成作物被淹。
二是增施水稻分蘖肥,以利于壮苗促根、促分蘖,还要及时中控晒田,以控蘖促壮。
三是要加强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。
回答者:董丹 时间:2011/7/23
0
一、及时排水降渍
各地要抢排积水,疏通沟渠,清淤减渍。稻田在阴雨天排水,可将水一次性排干;若遇高温烈日要逐步缓排,保留适当水层,使稻苗逐渐恢复生机,利于秧苗恢复生长。对部分受淹过顶且淹水时间不长、植株尚未淹死的田块,要及时露苗洗叶,可趁排水时清洗叶片上的泥浆,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机能,促进植株恢复生长。植株倒伏的应及时扶正,并割去烂叶、病叶。
二、相关补救措施
(1)大田受损水稻,要因苗制宜,适时适量追肥,增强植株抗逆性,促进快速恢复,中后期要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。
(2)玉米、棉花等旱田作物,退水后要及时将倒苗扶正,并看苗追肥,促弱转壮,防治好病虫害。
(3)对已淹死或严重倒伏绝收的作物,因地制宜抢季节补种改种,能补则补,不能补则改。改种要宜水则水、宜旱则旱。水田改种要选择生育期偏短的水稻品种,抓紧抢播改种一季晚稻,旱田改种可选用生育期短的夏玉米、大豆等秋杂粮,或萝卜等蔬菜品种。
回答者:小贺 时间:2017/5/19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