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联系方式_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,附近一百元三个小时,51品茶最新

当前位置:农资问答 > 农资 > 农药 > 南瓜疫病的农药防治技巧有哪些?

南瓜疫病的农药防治技巧有哪些?

提问时间:2011/6/13匿名 | 分类:农资 | 浏览1449次
2个回答

  南瓜疫病的发生主要危害南瓜果实。染病果实患部呈水渍状病变,发病与健康部位交界处出现一圈白色霉层,此即为本病病征(病菌孢囊梗与孢子囊)。剖开病果,可见患部皮下果肉亦呈褐色病变,严重时致果实倒囊腐烂。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农药防治技巧:

1、发生疫病严重的地区注意选育和换种抗病品种。2、采用药土营养钵(袋)育苗并带袋移植,或穴直播时用药土穴施护种(苗)。3、出苗后至果实膨大期,定期或不定期喷药预防控病。用药参照黄瓜疫病的防治方法。4、用经消毒的稻草或尼龙薄膜(喷施25%甲霜灵可湿粉600倍液的稻草或薄膜)垫果,有助于减少土壤病菌借助雨水溅射传播侵染。

回答者:董丹 时间:2011/6/13

0

南瓜疫病主要危害南瓜根茎部,还可危害叶片、茎蔓和果实。受害严重时,致果实倒囊腐烂,收成大减。南瓜疫病如何防治?小编给大家讲讲。

根茎部染病,初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,病斑迅速扩展、茎呈软腐状,有时长达10厘米以上,植株萎蔫、青枯而死亡,但维管束不变色。幼苗染病,多始于嫩尖,产生水渍状病斑,病情发展较快,萎蔫枯死,但不倒伏。叶片染病,初始产生暗绿色水浸状斑点,扩展为近圆型或不规则大型的黄褐色病斑;天气潮湿时全叶腐烂,并产生白色霉层;干燥时病斑极易破裂。茎染病,多在近地面茎基部开始,初始呈暗绿色水渍状斑病部缢缩,成株期往往有几处节受害,俗称“节节烂”。南瓜果实染病,初始出现水渍状浅褐色小斑,潮湿时病斑凹陷,并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状物(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),以后软化腐烂,迅速向各方向扩展,在病部产生白色霉层,终导致病瓜局部或全部腐烂。

发生特点

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侵染引起。病菌以菌丝体、卵孢子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。翌年春通过风雨、灌溉水传播。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很广,在5——37℃之间,适温度为28——30℃,高湿是发病的决定性因素。雷雨过后,田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易诱发此病。多雨季节发病重,大雨过后暴晴易发病流行。连作地、排水不良、浇水过多、施用未腐熟栏肥、通风透光差的田块发病较重。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7——8月为发病盛期。

防治要点

①实行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,采用地膜覆盖栽培,深沟高畦种植,施用充分腐熟有机栏肥。

②种子处理:可用72.2%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催芽。

③选择地势高燥、排水良好的田块,注意控制浇水次数,雨后及时排水,加强通风换气,发现中心病株,及时拔除并销毁。

④药剂防治:于发病初期选用50%安克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,25%阿米西达悬浮剂1 000——1 500倍液,或69%金雷水分散粒剂600——800倍液,或72.2%普力克水溶性液剂800倍液,或70%品润干悬浮剂500倍液,或72%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52.5%抑快净水分散剂3 000倍液,或72.2%霜霉威水剂500倍液,或47%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雾,每隔7——10天1次,连续防治3——4次。

回答者:刘宽 时间:2017/5/2

0
我来回答:

您留言,我回电!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!

提示: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!

  • *姓名:
  • *联系电话:
  • *留言内容:

温馨提醒:找产品,多留言,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!为保障您的利益,建议先考察,再合作!

版权所有 WWW.3456.TV-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©2009-2025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豫B2-20100047
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,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,请双方谨慎交易,以确保您的权益
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