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联系方式_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,附近一百元三个小时,51品茶最新

当前位置:农资问答 > 农资 > 农药 > 夏茶初期茶树病虫害的农药防治技巧?

夏茶初期茶树病虫害的农药防治技巧?

提问时间:2011/6/1匿名 | 分类:农资 | 浏览1177次
2个回答

夏茶初期茶树病虫害的表现以及农药防治手段如下: 

一、主要病虫的发生特点

1、茶毛虫 又称毒毛虫。幼虫3龄前群集,成虫有趋光性。低龄幼虫多栖息在茶树中下部成叶背面,取食下表皮及叶肉,2龄后食成孔洞或缺刻,4龄后进入暴食期,严重发生时也可使成片茶园光秃。

2、茶尺蠖 又称拱拱虫。它以幼虫残食茶树叶片,低龄幼虫为害后形成枯斑或缺刻,3龄后残食全叶,大发生时可使成片茶园光秃。

3.、假眼小绿叶蝉 又称叶跳虫。它以针状口器刺入茶树嫩梢及叶脉,吸取汁液,造成芽叶失水萎缩,枯焦,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。该虫是我市近几年的主要害虫。

4、茶瘿螨又称茶刺叶瘿螨。该虫虫态混杂、世代重叠,一年可发生10多代。各虫态均可在成、老叶越冬,其卵散产于嫩叶背面,尤以侧脉凹陷处居多。它吸取茶树汁液,使受害芽叶失去光泽,叶脉发红,叶片向上卷萎缩,严重时造成芽叶干枯,叶背并有褐色锈斑,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。5月中旬-6月下旬及 7月中旬-8月下旬为害较重。

5、茶炭疽病 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。病斑多自叶缘或叶尖,开始成水渍状暗绿色,圆形,后渐扩大,成不规则形,并渐呈红褐色,后期变灰白色,病健分界明显。病斑上生有许多细小、黑色突起粒点,无轮纹。其发病通常在多雨年份,同时,偏施氮肥的茶园中也易发生。

(4)药剂防治:5月下旬至6月对假眼小绿叶蝉、茶尺蠖、茶小卷叶蛾等害虫,可在卵盛孵高峰期或低龄幼虫盛发期用2.5%鱼藤酮乳油或Bt制剂 300--500倍液防治,间隔期3-5天;也可选用10%联苯菊酯或5%甲维盐1500倍液防治,间隔期7-10天。防治茶瘿螨选用1.8%阿维菌素1500倍。

回答者:董丹 时间:2011/6/1

0

一、主要病虫的发生特点

1、茶毛虫 又称毒毛虫。幼虫3龄前群集,成虫有趋光性。低龄幼虫多栖息在茶树中下部成叶背面,取食下表皮及叶肉,2龄后食成孔洞或缺刻,4龄后进入暴食期,严重发生时也可使成片茶园光秃。

2、茶尺蠖 又称拱拱虫。它以幼虫残食茶树叶片,低龄幼虫为害后形成枯斑或缺刻,3龄后残食全叶,大发生时可使成片茶园光秃。

3.、假眼小绿叶蝉 又称叶跳虫。它以针状口器刺入茶树嫩梢及叶脉,吸取汁液,造成芽叶失水萎缩,枯焦,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。该虫是我市近几年的主要害虫。

4、茶瘿螨 又称茶刺叶瘿螨。该虫虫态混杂、世代重叠,一年可发生10多代。各虫态均可在成、老叶越冬,其卵散产于嫩叶背面,尤以侧脉凹陷处居多。它吸取茶树汁液,使受害芽叶失去光泽,叶脉发红,叶片向上卷萎缩,严重时造成芽叶干枯,叶背并有褐色锈斑,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。5月中旬-6月下旬及7月中旬-8月下旬为害较重。

5、茶炭疽病 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。病斑多自叶缘或叶尖,开始成水渍状暗绿色,圆形,后渐扩大,成不规则形,并渐呈红褐色,后期变灰白色,病健分界明显。病斑上生有许多细小、黑色突起粒点,无轮纹。其发病通常在多雨年份,同时,偏施氮肥的茶园中也易发生。

二、防治措施

(1)增施有机肥:茶园增施有机肥可减轻螨类的为害,还可减少茶苗根结线虫病及一些叶部病害的发生。

(2)浅耕除草:采摘茶园春茶结束后的浅耕(10厘米左右)除草,可消灭茶尺蠖等在土中栖息的虫蛹。

(3)注意排水:梅雨季对地下水位高的茶园,开沟排水尤为重要,可减轻喜荫湿病虫(如茶长绵蚧、茶藻斑病等)的为害。

(4)药剂防治:5月下旬至6月对假眼小绿叶蝉、茶尺蠖、茶小卷叶蛾等害虫,可在卵盛孵高峰期或低龄幼虫盛发期用2.5%鱼藤酮乳油或Bt制剂300--500倍液防治,间隔期3-5天;也可选用10%联苯菊酯或5%甲维盐1500倍液防治,间隔期7-10天。防治茶瘿螨选用1.8%阿维菌素1500倍。

回答者:刘宽 时间:2017/5/3

0
我来回答:

您留言,我回电!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!

提示: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!

  • *姓名:
  • *联系电话:
  • *留言内容:

温馨提醒:找产品,多留言,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!为保障您的利益,建议先考察,再合作!

版权所有 WWW.3456.TV-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©2009-2025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豫B2-20100047
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,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,请双方谨慎交易,以确保您的权益
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