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棉田面积变幅很大,二是棉田中插种其他作物较多,水系走向有所改变;三是棉区沟厢规格、棉花行向东西南北很不一致,给抗旱排渍增加了新的难度;四是棉花与其他作物争水的矛盾也很突出,对棉花的抗旱排涝重视程度有所放松;五是棉田水系设施老化,统排统灌的功能大大削弱,遇到百日大旱或日降100毫米的大雨,大水难排、有水难蓄、暗水难滤、需水难引的问题很快凸现出来。棉区的肥料建设又如何?也潜在一些矛盾。一是用地多养地少,养地作物(如豆类)作前茬或轮作的面积比例越来越低;
二是冬绿肥或春套绿肥的耕作制度没有坚持下来;三是家养畜禽的农户日渐减少,有些村组耕牛已经绝迹,无农家肥可以积造;四是棉麦连作面积迅速扩大,地力消耗更大;五是靠化肥当家,土壤有机质含量递减,土壤养分被掠夺的状况有增无减。
回答者:小贺 时间:2017/6/20
0